在上一篇“”文章中,提到了全美国仅不足 5% 的成人达到了指南推荐的运动标准,而国内缺乏体育运动的成人比例也高达 80% 以上!
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,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的目标之一:到 2022 年和 2030 年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7% 及以上和 40% 及以上。经常运动指的是:每周运动 3 次,每次 30 分钟,运动强度在中等及以上。这里的中等强度定义:运动心率在最大心率的 64%-76% 范围内,最大心率= 220-年龄。
预防慢性疾病,保证身心健康,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类型的人群,有不同的运动标准。咱们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及相关文献,做了以下简要整理:
18-64岁成人
每周 150-30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或 75-150分 钟高强度有氧运动,两类强度可组合。
日常运动少的人群,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。
增加运动时间上限,或活动所有肌肉群 2 天/周,均可为健康带来更多获益。
限制久坐时间,除正常睡眠时间外,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也计入久坐。
65岁以上老年人
运动时间、运动强度和额外运动获益,与上述 18-64 岁成人相同。
为预防跌倒,保证身体平衡能力,老年人还应进行多样化运动, 3 天/周。
1岁以下婴儿
尚不能移动的婴儿,每天几次俯卧位活动,比如有趣有益的肚肚时间。
对于可以移动的婴儿,每天几次地上互动游戏。
0-3 个月,每天 14-17 小时高质量规律睡眠;4-11 个月,每天 12-16 小时;另保证每天清醒时间达 30 分钟以上。
在婴儿车或家长背上的束缚时间,每天应 1 小时。
1-2岁儿童
每天数次身体活动,累积 180 分钟以上。
束缚时间应 1 小时/天,不建议观看电子屏幕,保证 11-14 小时高质量睡眠。
3-4岁儿童
每天身体活动 180 分钟以上,包括至少 60 分钟中高强度有氧活动。
电子屏幕前时间 1 小时/天,保证 10-13 小时高质量睡眠。
5-17岁儿童与青少年
每天 60 分钟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,高强度有氧运动应 3 天/周。
限制久坐时间与电子屏幕娱乐时间。
孕妇与产后妇女
在无禁忌症前提下,每周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可考虑增加轻柔拉伸运动。
注意事项:高气温或高适度环境,避免运动;运动前中后饮水保持水分;避免有跌倒风险及仰卧位的运动。
可用任何强度活动减少久坐时间。
18岁以上慢性病人群
基本的运动时间、运动强度和额外的运动获益,与上述成人、老年人相同。
多数慢性病与久坐时间关联密切,慢性病人群应更加重视减少久坐时间。
在无禁忌情况下,应适当增加每周运动时间,尤其是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。
5-17岁残疾儿童与青少年
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每天 60 分钟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,高强度有氧运动应 3 天/周,与非残疾儿童、青少年相同。
身体条件有限制时,也应进行少量的运动,选择最合适的运动,逐步适当增加运动量。
18岁以上成年残疾人
运动建议,同 18 岁以上非残疾成年人。
建议咨询专业人士,进一步确定合适的运动类型和运动量。
中等、高强度运动推荐
中等强度:快走、跳舞(广场舞可以有)、做家务(扫地拖地等)等。
高强度:跑步、打球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爬楼(老年人、肥胖超重人群不推荐)、高强度舞蹈等。
最后,以上运动标准仅供参考,具体到个人,还要结合自身工作生活情况,制定合理的个人运动方案,须得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、强度与频次。
主要参考文献:
1.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. 2020.
2. 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. 2019.